1、研究思路
2、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问题提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阶段:文献综述。通过搜集、整理文献,综述相关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形成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选择适合本课题研究的分析方案和方法。
第三阶段: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明确地理空间能力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以及选择适当的量化评价方法。
第四阶段:通过对学生地理学业成绩的统计,一方面,分析成绩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相关性,透视地理教材中有关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它们之间联系;另一方面,从相关性研究中分析寻找适合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第五阶段:小结研宄成果,总结分析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今后深化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进一步掌握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研究能力。
3、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大量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得出相关结论的方法。本课题在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内涵进行了界定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参考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和见解。
问卷调查法: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并要求其做出相应的选择或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建议来间接获得信息的方法。本研究结合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内涵,参照相关理论和国内外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实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评价相关方法和理论,建立了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评价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对本校学生进行实证分析,了解该地区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现状,据此分析得出结论。
统计分析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研究针对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地理学业成绩数据整理后,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